音樂科
音樂科教學目標及重點
1. 培養創意及想像力
學生在參與藝術評賞、創作及表演活動,能發揮想像力與創意。
2. 發展技能與過程
學生能運用不同材料、元素、藝術語言及資源去體驗和表現藝術,並重視在創作過程中的探究和實驗。
3. 培養評賞藝術的能力
學生能從多個角度欣賞、評論和回應藝術及與藝術相關的議題。
4. 認識藝術的情境
學生能瞭解藝術的情境,以及藝術與生活和社會的關係。
音樂科課程內容
1. 本校音樂科各年級均設有音樂欣賞評鑑工作紙,目的是讓學生學習如何利用一些音樂詞彙或音樂術語來評鑑音樂。音樂欣賞評鑑的內容會根據年級來製訂:
一至二年級:學習寫出歌曲的速度(快慢)和當中的氣氛
三至四年級:學習寫出力度和所使用的樂器
五至六年級:學習寫出歌曲的調性、使用的曲式等等。
本校更會利用全方位學習津貼,舉行全級性的校內或校外音樂會。學生於音樂會結束後,需完成音樂會報告,藉此讓學生有更多機會欣賞和評鑑音樂。
2. 本校也同時著重學生創意及想像力發展。本校於每學期教授不同的節奏元素,並有音樂工作紙讓學生自行創作節奏,發揮及發展其創作力。
3. 本校音樂課程積極發展學生的音樂演奏技能。除了歌唱技巧發展外,三至六年學生需學習演奏牧童笛。五年級更會加入「自製夏威夷小結他」計劃。上學期學生在視藝堂先設計自己喜歡的圖案,之後會自行安裝夏威夷小結他,在下學期將會在音樂堂上學習演奏夏威夷小結他。
4. 四至六年級將會進行跨學科閱讀學習計劃。學生會閱讀一些音樂家生平故事書,藉此了解當時作曲家的生活環境,從而進一步更明白音樂與當時生活和社會的關係。一至三年級會在課堂上教授一些音樂家的生平故事,讓學生都明白當時作曲家的生活環境,明白他們的作品與當時生活的關係。
2019-2020年度音樂科重點項目
1. 聯校音樂會
本校辦學團體為提供更多音樂交流機會,今年所有信義會辦學的學校將會舉辦聯校音樂會。學生可以從與其他學校的學生合奏和參加大型音樂會中,能提高演奏的能力和同儕互相學習的能力。
2. 校內校外音樂會
本校會為一至六年級學生舉辦校內校外音樂會(全方位學習津貼支出所有門票費用),為學生提供更多觀賞現場音樂的機會,提升學生的音樂評鑑能力。
3. <<管弦樂韻齊共奏>> 計劃
本校去年成功申請優質教育基金,獲得約二十萬資金開辦長號班、法國號班和雙簧管班。學員全期學費豁免,並可免費借用相關樂器。
4. 五年級與視藝科和資訊科技科進行跨學科自製夏威夷小結他課程。讓學生自製屬於自己的夏威夷小結他,並在音樂堂上學習演奏夏威夷小結他。
學生表演影片
管弦樂團
合唱團
手鐘隊
小提琴隊
口風琴隊
步操及敲擊樂隊